市经团联(市工经联)法治服务专业委员会召开2025年年中专题工作会议
市经团联(市工经联)法治服务专业委员会召开2025年年中专题工作会议
2025年9月2日,市经团联(市工经联)法治服务专委会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总结专委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成果并部署下半年工作计划。市工经联党委副书记、执行副会长黄国伟,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治专委会主任强志雄,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副会长、法治专委会总干事熊晨曜,法治专委会副主任、副总干事和成员及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秘书处苗忆珳、高若瀚等3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治专委会主任强志雄主持。
会议伊始,专委会总干事熊晨曜通报了专委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市经团联法治服务专委会2025年上半年聚焦“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主线,系统推进法治服务创新。在培训体系深化方面,会同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联合举办《大国竞争背景下的全球经济重塑》专题报告会,开展20余场专题培训覆盖近千人次,并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开设法律风险防范班,70余名学员完成培训获证,企业反馈培训内容实操性强;会同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创新采用“企业法总进律所”模式提升实操能力,推动涉外法治资源整合。在纠纷调解与营商环境优化方面,遵循“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指示,配合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与调解机构合作成功调解超百件案件,涉案金额逾1.38亿元,和解资金超400万元;创新“庭外重组与司法重整衔接”机制助力企业资产盘活;完成《民营经济促进法》《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意见征集,并为多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在横向联动方面,作为第九届企业法务技能大赛承办单位,会同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共同推进涉外法治实践,与市司法局、律所等合作搭建经验交流平台,并与天目西路街道共建法律服务站纳入法治营商服务联盟,开展专题活动护航企业发展。
专委会下半年将围绕六大方向推进工作: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承办第九届企业法务技能大赛推广涉外法治实践;强化立法参与,完善基层立法点功能反馈企业痛点优化政策;创新培训体系,结合需求扩大培训规模并提升质量;优化调解机制,推广“风险+信用”分级检查模式,探索“调解-仲裁”协同机制;探索科技赋能,推动AI在合规管理、风险预警等领域的实操应用;完善法律服务平台,通过热线、专栏等渠道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力,持续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在成员单位交流发言阶段,上海市物流协会、上海进出口商会、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上海纺织协会及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专委会成员单位积极发言,结合各自单位2025年上半年的重点工作及下半年的工作展望,围绕各自单位积极参与和支持专委会工作,及在法治建设、法律服务等方面如何全方位、与时俱进地为各自成员企业服务的经验,与与会人员进行了多方位的分享和深入探讨,从而进一步深入挖掘专委会服务内容的可能性、多个角度为专委会2025年的工作出谋划策。
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治专委会主任强志雄在会议中回顾,自2021年成立五年来,专委会通过法治培训、纠纷调解、立法参与等工作,显著提升了企业法治意识与风险合规能力,健全了法律纠纷调解机制,并强化了政企沟通效能。下半年的工作应将重点放在进一步拓展成员规模,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参与,同时深化“调解+仲裁”协同机制,并联合成立AI法律服务委员会推动科技赋能,以法治力量支撑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并全面推进企业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
市工经联党委副书记、执行副会长黄国伟对2025年上半年专委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感谢各成员单位的支持。他指出,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法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应发挥积极作用,而法治正是实现这一重要作用的核心手段。在公司治理中,法治也是最根本的保障,必须贯穿于决策、运营、风险防控全流程。当前,AI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需成为专委会重点关注的领域,通过法治赋能推动技术规范应用与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黄书记强调专委会应进一步聚焦资源整合,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服务能级与行业影响力。
值此“十四五”收官之年,黄书记回顾五年前兼管法治专委会以来的历程,感慨万千。他衷心感谢全体成员单位始终如一的鼎力支持,正是这份坚守与协作,让专委会在法治培训、纠纷调解、立法参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上海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全面深化企业法治建设工作贡献了坚实法治力量。
最后,会议在与会成员单位代表对黄书记提纲挈领性发言的热烈讨论和积极响应中圆满结束。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