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不确定中的几个确定性》系列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2025年1月22日,协会与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了《2025年不确定中的几个确定性》系列专题讲座,邀请了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协会特邀委成员徐珊珊律师、合伙人刘新宇律师、合伙人柯爱艳律师、合伙人马远超律师、合伙人刘海燕律师、合伙人龚乐凡律师、律所顾问何祥菊律师和律所资深律师陈平律师担任主讲老师,共同探讨如何在充满变数的2025年中化危为机,开创企业发展的新格局。
徐珊珊律师以《特朗普2.0再看中企海外供应链重构》为题,讲述了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中美贸易关系变化对中国企业海外供应链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她重点分析了供应链重构的必要性和方法。徐律师建议企业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加强本地化生产等方式来降低风险。她还强调了数据合规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数据治理趋严的背景下。她还分享了多个企业因供应链问题而陷入困境的案例,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刘新宇律师在《抓实数据合规工作,迎接个保合规审计》中讨论了数据合规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他详细介绍了GDPR的实施及其对企业数据处理的要求。刘律师建议企业建立健全的数据合规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审计和评估。他还强调了培训员工提高数据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柯爱艳律师的主题是《企业核心技术成果的保护》。柯律师主要讲解了企业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如何保护其核心技术成果。她提到,对于技术型企业而言,保护技术成果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防止竞争对手模仿和窃取技术。强调了专利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她指出,虽然专利权是最常见的保护方式,但商业秘密同样重要。特别是对于涉及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的企业,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确保技术的保密性。她分享了多个实际案例,包括技术人员离职后带走核心技术成果的情况,以及企业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马远超律师与会员们探讨了《企业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防范》。他详细分析了软件著作权、开源软件的使用规范以及商业软件的合规使用等问题。马律师介绍了如何通过版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等途径来维护企业的软件知识产权。他强调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细节,如开源协议的遵守、试用版软件的合规使用等。他还分享了一些典型案例,说明了在面对软件侵权时,企业应如何应对和维权。例如,某公司因未妥善管理开源软件而导致的技术泄露事件。
刘海燕律师在会上讲解了《全球视野下的出海架构策略与法律合规性》。刘海燕律师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出海模式及其适用的法律框架。刘律师建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目标市场选择合适的出海模式,如出口、特许经营、海外收购等。她还强调了在资本项下投资时设立特殊目的公司的重要性。她分享了多个跨国并购案例,展示了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龚乐凡律师探讨了《特朗普时代与不可知风险:中企出海的法律新挑战》。他探讨了在特朗普执政期间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法律新挑战,并分析了美国实施的多项贸易政策及其对中国企业的直接影响。他提到,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应采取的风险规避策略,包括加强法律合规、提前做好预案等。他还强调了涉外法律人才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他分享了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企业在面对复杂国际贸易环境时的应对策略和成功经验。
何祥菊律师的主题是《穿越经济周期的企业并购》。她讲述了在经济波动期进行企业并购的策略和注意事项,并详细分析了并购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其法律风险。她建议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注重尽职调查、合理定价和后续整合等工作。她还强调了在交易过程中处理好税务和劳动人事问题的重要性。她分享了多个成功的并购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程平律师的主题是《上市公司收购交易的法律风险识别与控制》。他介绍了上市公司收购交易中的法律风险及其控制方法。他详细分析了交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障碍及其应对策略。钟律师建议企业在收购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法律尽职调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他还强调了在交易完成后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实现预期效果的重要性。
本次讲座内容涵盖了企业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法律挑战和应对策略,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指导。本次讲座圆满成功!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