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举办国企治理与ESG合规双讲座,权威专家解读监管新规
2025年8月8日,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与天目西路街道联合举办了两场专题培训讲座,聚焦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与上市公司ESG合规两大热点议题。协会特邀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协国资国企业务委员会主任王栋律师,以及上海英格尔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ESG管理体系标准主要编写人雒宏伟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为与会企业带来深度政策解读与实践指南。
上午,王栋律师作为《上海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国有独资/控股公司章程指引(2024)》的核心起草者,系统剖析了新规的变革逻辑:新指引将国有独资公司章程从草案141条精简至93条,国有控股公司从152条优化为104条。王栋强调:“冗长章程反成治理桎梏,本次修订秉承‘非必要不写入’原则,仅保留与企业治理强相关的核心条款。”针对实践中法定代表人变更难、责任悬空等痛点,新规明确: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唯一主体;增设“总裁或副董事长代行职权”的应急条款;衔接《公司法》与国企领导人管理规定,构建责任闭环。另外,新章程首次将“党委成员”纳入高级管理人员范畴,明确其受章程约束。王栋指出:“这不仅是响应‘党管国企’原则,更是将党内监督机制嵌入公司治理框架的关键一步。”
下午,雒宏伟老师结合《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犀利指出当前ESG披露的严峻挑战:《指引》已从过去的“自愿披露”转变为强制性要求,需自2025财年起编制并于2026年4月30日前随年报同步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他预测,未来强制披露范围将逐步扩大至更多上市公司。雒老师在讲座上深入剖析了当前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普遍问题。他指出,市场上现有报告(甚至包括部分获奖报告)“99%不符合《指引》要求”,存在显著差距。许多报告流于形式,内容如同“企业宣传册”,过多着墨于领导讲话、组织架构、公益活动等,却严重缺乏《指引》要求的实质性核心内容。雒老师还以华为突破芯片封锁为例,阐明可持续发展应延伸至价值链管理:"企业竞争本质是价值链竞争,供应商管理已成为ESG核心战场"。他建议企业将合规视为满足监管与相关方需求的战略工具,通过识别双重重要性(影响重大性及财务重大性),精准设置目标指标,最终实现"平衡多元相关方需求与有限资源"的经营艺术。
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会员参与,现场互动热烈。两场讲座揭示出中国企业合规管理正迈向精细化、实质化阶段。国企需通过章程重构厘清权责边界,上市公司则面临ESG数据治理能力大考。唯有主动拥抱监管逻辑变革,方能在新规则下赢得发展先机。
协会动态